在慶祝建黨95周年前夕,承載著中國航天夢的長征7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成功飛天,標志著中國在大推力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也為下一步空間站建設、載人登月以及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也是長征勝利80周年,以“長征”命名中國的運載火箭,寓意了黨領導中國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辛路歷程,傳承了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的長征精神,也昭示了中華民族“長風破浪會有時”,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美好未來。
在全體中國人民都為中國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振奮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在高科技發(fā)展的長征中,還遠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勵,前路也絕不會是一片坦途。
就在長征七號成功發(fā)射不久之后,美國軌道ATK公司(Orbital ATK)官方網站報道,6月28日該公司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大型運載火箭SLS(Space Launch System,SLS)研制的新型固體燃料推進器(Solid Rocket Booster,SRB)進行了第二次成功試驗。這種新型固體燃料推進器是在美國原有的航天飛機推進器的基礎上增加一節(jié)燃料藥柱而來,總比沖增加25%以上。從軌道ATK公司官網的報道來看,搭載這一推進系統(tǒng)的SLS火箭將于2018年首飛,未來將承擔太陽系內深空探測的載人和貨物運輸任務。
筆者并非航天領域專家,謹想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談一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中美在航天領域競爭猶如決戰(zhàn)紫禁之巔
在國內一些媒體的報道中,刊載了長征九號、長征五號和美國SLS計劃中兩種火箭的對比圖,其中深意不言而喻。長征九號運載火箭早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12年發(fā)布的《201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便見諸媒體,計劃于2030年左右在海南文昌發(fā)射場實現首飛。而美國SLS火箭,脫胎于小布什時代以“重返月球”為口號雄心勃勃的“星座計劃”。雖然該計劃因為美深陷金融危機而被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叫停,但出于維持美國航天霸主地位的需要,美國參議院還是授權NASA研制新型運載火箭替代“星座計劃”種的戰(zhàn)神I和戰(zhàn)神V,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SLS火箭。
長征九號與SLS不約而同都將目標瞄準了成功執(zhí)行過阿波羅計劃,人類歷史上推力最大,也是唯一成功達到推力3000噸級的土星5火箭。我們知道任何科學決策都不是跟風拍腦袋想出的。設定的推力目標,也就昭示了中美雙方無論是在登月還是在登火等航天任務上惺惺相惜的雄心壯志。環(huán)顧世界,在這場擴日持久的競賽中,曾經遠遠在我們身前的俄羅斯、歐洲都逐漸掉隊,緊緊追趕的日本、印度被拉開的差距更大了,能夠有實力支撐如此龐大航天計劃的的國家,就只剩下了中美兩國。
二、中美在航天科技領域仍存一定差距
從遙不可及到望其項背,經過幾十年艱苦努力,中美在航天科技領域的差距逐漸錯小,但我們還遠未達到與美并駕齊驅的程度??萍及l(fā)展是一個既有增量也有存量的問題。首先,雖然中國近些年在航天科技領域進步明顯,但是美國是唯一一個曾經研制過3000噸級推力運載火箭,并把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國家。航天飛機項目雖然被證明是一條耗資巨大的錯誤技術路線,但主要是因為現有技術條件的局限。其中成功的子系統(tǒng)依然可以移植到現今運載火箭的發(fā)展項目中來,就像前文提到的SLS火箭最新固體推進器就是在之前美國航天飛機所使用的固體推進器基礎上研制的。還不要忘記,SLS項目新實驗的是固體燃料推進器,在先進性、維護性、快速響應等方面本就比液體發(fā)動機先進。而美國在液體燃料大推力運載火箭方面早已有了十分成熟的技術,我們卻從長征七號才開始實現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發(fā)動機的成功使用。當然趕超的地位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優(yōu)勢,那就是我們沒有走彎路,而是腳踏實地、久久為功,這也要得益于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早已規(guī)劃的航天發(fā)展道路??僧斘覀冏叩揭欢ㄎ恢玫臅r候,也一樣會體會到美國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到時雙方比拼的也許就是少犯錯誤了。其次,在科技增量方面,頭腦發(fā)熱盲目擴張的帝國不可怕,吃一塹長一智收縮的美國也許更加強大。在嘗試了錯誤技術路線失敗,冷靜下來返回頭踏踏實實搞飛船的NASA仍然是一個值得中國航天尊敬的對手。如果說土星5火箭研制于冷戰(zhàn)時期美蘇航天競賽的特殊背景下,很多技術條件不成熟而難以持續(xù)的話,那么今天SLS火箭的研制可謂事易時移,諸如信息技術、新材料、3D打印等技術的飛速進步,給了SLS加速成熟的先決條件。航天領域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巨系統(tǒng),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在很多基礎科研領域不但比美國,就是比俄羅斯、歐盟、日本也還是有很大距離,這在SLS與長征九號相隔12年左右的預計發(fā)射時間上就能體現出來。
三、科技發(fā)展要有大格局
無論是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還是被歐洲伽利略計劃忽悠,美歐等發(fā)達國家對我們在航天領域的發(fā)展始終抱有極端防范的狹隘心里。這也客觀上逼迫出了中國航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傳統(tǒng)。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與冷戰(zhàn)時期美蘇雙方帶有強烈軍事目的狂熱競爭不同,今天的航天事業(yè)更加事關全人類福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都是相同的?!辈粏问呛教欤谒锌萍及l(fā)展領域中國都該有大格局。美俄因為烏克蘭問題斗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沒有在國際空間站和使用俄羅斯RD181(俄專門為美生產的RD180改進型)火箭發(fā)動機的合作方面撕破臉皮,當然這也是美國出于無奈,可足見美國的現實,在涉及科技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上他從來不惜屈尊,斗而不破。俄羅斯《衛(wèi)星網》6月21日報道稱,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丹尼索夫當天說:“我們和中國合作朋友正在考慮交付RD-180火箭發(fā)動機的可能性,這將是雙方更廣泛的合作的一部分,這僅是一個例子,此外我們還在重型火箭設計、空間站和深空探索領域展開合作?!倍砗教斓臎]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可俄深厚的航天科技基礎,特別是豐富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中俄在航天領域如果加深合作,對于中國航天實現趕超將是最大的幫助。
四、航天發(fā)展既要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也應借鑒成功模式
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這在過去幾十年中國航天科技領域發(fā)展中得到了集中體現。但是航天技術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也離不開市場的支撐,單靠政府的投入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開銷不起的。在航天成果轉化,特別是航天項目市場化參與方面美國確實有很多成功經驗。以這次實驗固體推進器的軌道ATK公司為例,是2014年軌道公司與ATK公司將航空航天業(yè)務整合而來。美國重大項目的科研體制十分靈活,經常是以項目為帶動,以資本為牽引,在重大利益面前,之前競爭激烈的商業(yè)公司往往會摒棄前嫌,拿出看家底兒的東西進行重組,實現資源、技術的強強聯(lián)合和優(yōu)勢互補,這也是共同承擔巨大科研風險,迅速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共同打造金剛鉆,才能攬到瓷器活。洛克希德與馬丁、波音與麥道,這樣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同時,這些大的集團還特別注意收購一些在子系統(tǒng)研制上具有特殊實力的小公司。所以說一提匠人精神不要光關注日本做年糕和天婦羅的小作坊,很多高科技企業(yè)的匠人精神更加值得欽佩。當然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北斗的商業(yè)化運行已經初見成效,足見我們在航天成果轉化,市場化運作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而且會越走越寬廣。
從嘉興南湖游船到孟瞳巨艦,我們黨走過了95年的風雨歷程;從贛南井岡山到陜北延安,長征走過了25000里;承載中華民族命運,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長征也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