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成功發(fā)射。問天實驗艙艙體總長17.88米,直徑4.2米,發(fā)射重量23噸,相關指標比天和核心艙還要高,可謂更“強”更“壯”。制造這樣的“大個子”,對中國航天實力是極大的考驗。
529廠是我國衛(wèi)星、飛船研制的重要單位,也是空間站艙段結構的主要研制單位,已經完成了天和核心艙的研制任務。建造問天實驗艙,挑戰(zhàn)更多、難度更大,工藝技術人員憑借技術創(chuàng)新開展了頑強的沖鋒,不僅創(chuàng)新突破了工藝瓶頸,研發(fā)了系列關鍵技術,保證了問天實驗艙按節(jié)點高質量交付。
雙筋皆修 ,虛實結合
問天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及資源艙三部分組成。其中,氣閘艙肩負著長壽命及多種設備安裝的使命,對重要承力結構件的要求很高。經過論證,決定采用承力能力更高的內外雙筋壁板結構。
與常規(guī)的外置筋壁板不同,內外雙筋壁板需要在其內圓柱面上增加內置筋。這一操作的成形實施難度很大,而且成形缺陷、成形精度難以控制,稍有不慎即會出錯。
從單筋到雙筋,難度不僅僅是翻倍。外筋在外面,看得見、好操作;內筋在圓柱面內部,不僅不好操作,還要渾然一體、要求很高。研制人員開展了大量論證,進行了持續(xù)的數(shù)值仿真和試驗驗證。經過反復分析測試,設計了這樣一種模具,先分、再拼,過程中壓彎、成形。這種模具設計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新的難題:內置筋的壓彎成形軌跡是怎樣的?工藝參數(shù)怎么設定?……這些問題以前從未遇到過,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大家沉著冷靜,開展了大量的縝密計算與論證試驗,終于得出了優(yōu)化的壓彎成形軌跡,設定了合理的成形路徑和壓彎工藝參數(shù)。模具搞出來了,內外雙筋壁板一次精密成形,滿足了設計需求。
問天實驗艙中的工作艙艙段近10米長,是我國目前為止最大的載人密封航天器艙體。為了保證艙外安裝載荷的正常工作,艙外72個設備支架的接口精度要求特別高。但正是因為“個子大”,艙體結構上的精密接口尺寸受溫度的影響被放大了,導致支架裝調過程中測量誤差大。與此同時,當前大型艙體研制使用的廠房空間大,產品研制周期長,實現(xiàn)廠房長時間恒定溫度環(huán)境的難度很大。
為此,工藝人員集思廣益,巧妙提出了一種虛擬恒溫測量方法,依靠數(shù)學矩陣計算原理,通過將大尺寸調測轉變?yōu)樾》秶珳y,化繁為簡、變大為小,得到從“實際到虛擬”的溫度補償值,從而將易受溫度影響的測量環(huán)節(jié)可靠且穩(wěn)定,最終保證了支架裝配的高精度,成功為問天艙這個大體格雕琢出一個身形精準的外形,順利保證了問天艙艙外載荷的高可靠工作。
以柔化剛,隨心而動
問天實驗艙艙體有一個為航天員出艙使用的艙門,艙門的門框是由焊接的工藝方式連接的,是典型的空間曲線焊縫,要求焊接變形小、質量高,以便于后續(xù)安裝艙門時的順暢和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使用便利。
從平面到空間、從直線變曲線,焊接難度也呈指數(shù)級增加,對于此類空間曲線焊縫的焊接,在以往型號研制過程中均采用手工的方式來完成,而問天艙產品焊接厚度增加到了5mm,技能人員手工焊接時需要一層一層地焊,熱量輸入大、產品尺寸不易把握,焊接后的結構應力大,無法滿足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的高可靠要求。
怎么辦?工藝人員反復研究,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空間曲線自動化焊接。針對這個新技術,工藝人員夜以繼日的攻關、測試,設計了可柔性變化的焊接工裝,以柔化剛、借力打力,既滿足了自動化焊接的功能,又保證了空間曲線軌跡的可靠連接,順利完成了密封艙艙門門框的焊接,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
問天實驗艙的艙壁加熱管路可謂是艙體的太空防護衣,是貼合艙體內壁的溫控層,將確保航天員們在問天艙中一直是適宜的溫度。問天艙結構的增大,對艙壁加熱管路的研制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大空間代表了加熱管路的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管路布局的整體走向且是空間的三維結構,為此加熱管路截面設計成了“Ω形”,類似一個圓形加一個平面,其平面與艙體內部的曲面要高度地貼合在一起,以利于溫度的靈敏控制。如何實現(xiàn)有效貼合呢?工藝人員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提出了采用“柔性分區(qū)+整體成形”的技術手段,即以管路三維曲面高精度制造,貼合在問天實驗艙艙體的內表面上,可謂是“隨形而動”,順利保證了艙壁加熱管路的制造需求。
意與形合,質量為綱
所謂“意”,指在航天產品的研制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質量意識,將“風險識別到位、技術狀態(tài)控制”始終放在首位。通過“意”的內化,制定空間站問天艙的產品保證計劃與流程,全面、有序、規(guī)范地開展產品保證工作。
所謂“形”,指依據(jù)總體要求,在繼承空間站核心艙產品研制經驗的基礎上,識別問天艙的技術風險與產品保證要素,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建立問天實驗艙產品完備的“生產基線”,全面梳理、細化、量化問天艙產品保證控制要素,并納入研制流程實施。問天艙研制過程中,充分地將預先驗收工作提前進行,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確保產品實物與技術要求一致,無問題零疑點高質量出廠。
意與形合,體現(xiàn)了航天人追求的近乎完美的嚴苛質量,代表著質量要求的產品保證工作,貫穿著問天艙產品研制的全過程;隨著產品保證工作的逐步貫穿、滲透,才將這么復雜的問天艙研制路線清晰地梳理出來。正是由于研制過程精密細致的質量保證工作,問天艙才得以茁壯成長,成功實現(xiàn)了“一次做對、一次做好,一次成功”!
通過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學管理,通過一次次解決技術難題,航天人成功研制出了問天艙這個空間站中最強壯的大個子。未來的很長的時間里,這個強壯的身影,將會用優(yōu)異的在軌表現(xiàn),在太空家園中迎接著來自地球母親的客人!